山清泉董事会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有一说一,以上的那些公告,在大型并购桉中是比较常见的。像这样的提出报价——给出回音——再报价——再回音……。也许反反复复能够几十个回合,甚至拖个一年或者几年时间。
还有双方的攻防战:转为恶意收购,反收购、毒丸计划、寻找白衣骑士等等等等。
就像提到了那个“非卖品”,真实的含义并非就是非卖品,而是“你的开价太低,我连还价的兴趣都没有。”
而“暂时收回”,意思就是“如果我有兴趣的话,我会给个最新的诚意价。”
这其实就是收购桉、并购桉中的外交辞令。内行的人应该都懂,也不会带有什么的个人情绪色彩。甚至成功、失败都没什么关系,很正常的商业行为而已。
可是落到了那些香港散户眼中,这就变成了一场滑稽戏。因为实在太富有戏剧性了。
一时之间,香港的媒体充满了各种嘲笑声。反正都是些“不自量力”、“虎头蛇尾”之类的字眼。直接送给了法国的达能集团。
这一刻,达能集团就变成了外人,而缘哥就勉强算是自己人吧!
外人在自己人面前出了个大洋相,那肯定需要大声的喝彩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