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才能看明白这些公式跟科学内容
绝大部分人看的就是一个不明觉厉,写得很细致很周全就行,隔行如隔山。
当初火星救援上市的时候,这群科幻作家都没有专门来进行讨论,现在他们的热情全部被这篇流浪地球给点燃,学霸型的科幻作家开始分析起里面的合理性跟不合理性来,普通作家则是研究这块的文学性跟艺术性,分工明晰。
国内最有名的科幻作家童永烈在自己半年没有更新过的微博上写道:“今日看到一小友写的流浪地球,恢弘壮阔的描写大概是里面的极致,没有别的能描写出这么震撼的宇宙场面来。人类花费数个世界时间完成迁移,这是何等的伟大跟悲壮。对于人性的描写极其有趣,人类为了生存而冷漠。如果10分的话,我会给9.5分,今年最好看的短篇。”
“折腾了那么久总算是拿到了电子版,区区几万字让我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请珍惜太阳还在的每一天。”科幻家沈毅感慨万千,只是不小心剧透了一点点。
好评如潮大概就是这样,没有人去公关这些作家,这篇也不值得去公关,它仅仅是发表在一家增刊上面而已,算是这次沙龙的结晶。
“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这是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