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这样的中青代科幻作家;第二类是写作科幻的科学人士,如同生物学家科恩跟科学家斯图尔特等;第三类就是业余科幻作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写出来的质量优秀,所以被选中。
2005年,欧洲科幻学会还把“最佳科幻出版刊物”的奖项颁发给了自然杂志,当然这只是它无数奖项里不起眼的一个。
这些从探讨的主题和创作的目的来分析,绝不能说是平庸的,它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推测,以一种娱乐的方式通过自然杂志这个影响巨大的学术媒介传递给公众,原来写也是搞科学
甚至于自然杂志还给科幻们做了一下简单的归类,这十类分别是:未来世界反乌托邦,机器人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永生吸血鬼,植物保护主义,环境核电污染,地外文明,时空旅行多重宇宙,未来世界科技展望。
地外文明、时空旅行都是科幻作品探讨的传统主题,林翰的这本新书银河系漫游指南就是这样的类型,但他有些担心自己写出来的色幽默文风跟杂志的严肃定位冲突。
但认真查询一番之后,他又安心下来,因为从国外sff论坛里网友的做的汇总里面显示,自然杂志对科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选择来看,五花八门,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