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21世纪呢这个世纪还会有文学的高峰凭空涌现吗
起码从现在最初的十多年里面没有看到所谓的文学高峰,一方面我们为文学的当下处境忧心忡忡,为文学不远的末日深感不安和惊恐,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日见奇异和灿烂的想象,又为文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虽然没有了文学经典,可网络文学的发展几乎是坐上了高铁在发展,这是意外的想法。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文体都有它的鼎盛时代,诗、词、曲、赋和散文都曾引领过风骚,都曾显示过一个文体的优越和不能超越。但同样无可避免的是,这些辉煌过的文体也终于与自己的衰落不期而遇。
于是,曾辉煌又衰落的文体被作为文学史的知识在大学课堂讲授,被作为一种修养甚至识别民族身份的符号而确认和存在。它们是具体可感的历史,通过这些文体的辉煌和衰落,我们认知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无论如何评价近百年的中国现代长篇创作,无论这一文体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它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它的经典之作通过文学史的叙事会被反复,就像已经衰落的其他文体一样。
新的长篇可能还会大量生产,但当人们再谈论这一文体的时候,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