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班会课上,罗茗钰不遗余力地做着换汤不换药的思想工作。
“四中的文科在市里排名并不好,更不要说以后高考你们面对的是全省的竞争者。去年我们学校文科也是两个班,过一本线的只有十几人。就是说考到班里前十名——都不一定能上一类学校!更不用说211、985……这么说不是要打击你们,而是希望大家认清现实,不骄不躁,考到前面的不自满,暂时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更要再接再厉!”
她的声音比以往更响亮,中气也更足。梁赫甚至能听到四壁间的回音,震得耳边嗡嗡作响。只是他对这些振奋人心的内容没多少实感,仿佛在听人述说与己无关的事。上一本还是二本,985还是普通学校……他觉得并没有本质区别。
幼儿园里羡慕能读书认字的小学生,小学的时候想上初中,上了初中又向往高中,到了高中也就那么回事。他不打算继续憧憬了,怎样都不会比预期中更好,还不如安安生生地认命。
“这次还要提醒一些同学,注意各科均衡发展,”罗茗钰接着说,“我的课代表——沈喆,这次的语文成绩也非常优秀,我们班最高分,但是数学和英语要多加强;徐文珊也是,语文仅次于沈喆,被别的科拖了后腿,咱们尽量争取消灭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