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父,则子可以不子。
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大臣可以造反。
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没必要听父亲的话。
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
落到了董仲舒手里,孔圣人的思想便被完全扭曲,成了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以“三纲”约束人们之间的伦常关系,以“五常”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论证了皇帝统治的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使“三纲五常”成了精神枷锁。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打儿子,儿子不得反抗。
夫打妻,妻不得反抗。
这是董仲舒的思想。
却只是董仲舒的思想。
孔圣人从来没这么说过。
陆云论起先秦儒家,说的头头是道,落在曹孟德与袁本初等人的耳中,却不亚于晴天霹雳,震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居然也敢说出来。
但怎么听,怎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