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保存得好,到现在还没有颓败的架势。
门外没有任何招牌,唯一的标志就是从后厨传出的令人无法忽略的香气,勾得来来往往的人不住往里看。
进门径直上二楼,服务员上来招呼:两位吃点什么?
能找到这里的多半是老食客,服务员直接就来了一句云南话,我和程嘉溯两个人对视一眼,笑:汽锅鸡。
服务员小妹脸一红,换上了普通话。程嘉溯把点菜的主动权让给我,我也没客气,除了汽锅鸡,又点了一道玉面粑粑,还有一道干锅杂菌。
这是非常简朴的吃食了,简直与程嘉溯的身份格格不入,也亏得他刚回国那时候吃过不少苦,现在虽然恢复了少年时代的讲究,偶尔尝尝这种乡野风味,他还是接受的。
这家汽锅鸡,某位大文学家在自己的文章里写过,程嘉溯看出来了,笑:我还以为能看到那块培养正气的匾。
服务员小妹听到了,脆生生道:外地游客十个有九个都要看那匾啦!前些年我们老板给捐博物馆去了,要看只能去那里。
又说:虽然匾不在了,鸡肉味道还是一样的,特别好吃!
一会儿菜上来,大头的是玉面粑粑,确实就是玉米面粗磨成粉,团成巴掌大上笼屉蒸,外面还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