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黄帝时期,蚩尤失败后的炎帝后裔一部分被黄帝驱逐到北方不毛之地,名之荤粥,又名山戎,或无终;为北狄的文明主体。
上面的说法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个重要的部族合并为一个民族。只是不断地换名字,失之于草率。实际上广阔大地上到处分布着无数的部落,每一个都是民族的备选者。
实际上华夏周边的民族其实最开始基本都为中原王朝臣民,只是因为战事牵连,以致不得不流浪到蛮荒,然后由于资源短缺,诸部落互不相下,在混战中产生某一领导部族,统一一定地区,形成大型部落,然后引起中原王朝的警觉甚至开始侵略中原王朝,以致在史书中才留下名字,而这个族名实际上开始只是某一小部落的名字,但由于他们成为草原或平原的统治者,才成为冠之以整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