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因是卞和所献,取名“和氏璧”。
楚威王时,令尹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他。
可是昭阳后来却将宝玉丢失,有人怀疑是他的门客张仪偷走的,拘留张仪审讯。
张仪否认窃玉之事,被毒打了一顿,后来他辗转到了秦国,得到秦王的赏识,被拜为相国,窃国以复仇。
赵惠文王时,太监缨贤得到了一块玉,鉴定后得知是失踪的和氏璧。
秦昭王得知和氏璧在赵国,借提议用十五城换和氏璧,而实际上却打算强取。
秦强赵弱,赵国不敢得罪虎狼之国,只好派出使者携和氏璧前往。
秦王非常随意地召见了使者,并且当面将玉璧传给左右殡妃大臣观看。赵国使者蔺相如见秦王无意割城,于是用计取回和氏璧,威胁说如若抢夺宁肯碎玉,秦王这才急忙拿出地图敷衍。
蔺相如有勇有谋,提出和氏璧非同小可,要求秦王斋戒五日后再郑重其事。
五日后,蔺相如据理力争,让秦王先将说好的城池给赵国。秦王不愿以城换壁,而且此时和氏璧已被蔺相如偷偷送回赵国,秦王只得放弃。
这就是国人熟知的”完璧归赵”,不过到了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