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通连贯通通达上天,构成一个特殊的世界。
其中栖息着仙灵或避世人群。
按照道教的解释,洞天福地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
由于洞天福地位于大天世界的空间中,因而它们与我们的世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世人有时误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时也造访人间)。
同时又由于它们存在的相对隔绝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时空构造。
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
从功能方面看,除少数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视为道士在达到终极解脱目标前的修炼场所。
从起源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应与史前期及文明初期,华夏古代先民的山居习性有密切关系。
对此,“石室”、“洞窟”在前道教时期,和道教产生初期,曾经充当过修道之士的基本居留场所。
从宇宙论、存在论的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反映了道士们观照天、地、人、物的独特视角,其中所隐含的天观、地观、人观、物观都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
它与我们通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