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挤也能住着,再慢慢盖旁的屋子。”
刘稻香想想,觉得她家的这个院子怕是要盖好几年。
“即如此,那我不必请太多人,只要在秋收前把主院和南倒座盖起来就行了,剩下的,可以留到明年再盖。”
南倒座是必须要盖的,万一家中来了客人,难道让人家站在院子里吃一晚西北风?
那是不实际的。
“爹,咱们要不单独划块地盖个大仓库吧,不说将来良田里的出息要堆放,就是从村里收上来的红薯也是要搁置的。”
说起这事,刘稻香才发现,自己一直瞎忙,把尝试做红薯粉这一事给忘记了。
刘三贵细细想了一番,到也同意了刘稻香的提议。
又道:“至是这田买在哪处好?咱们村不知还有没有多余的良田。”
“爹,何必非要良田,咱家喂了那么多猪和鸡,有足够的粪肥田,不如买些中等或下等田,只要肥料足,不怕庄稼长不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去年,刘稻香家可积了不少的鸡粪,猪粪,全都晒干用篓子装好放在一个专门搭的简易棚子里,就为了今年买田后,拿来养田用。
她原本是不想在三十里村买田的,只想着自家爹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