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秀才,全家都有可能搬去县城。
张桂花并不打算只买三十亩:“嗯,咱们挨着镇边村,我看不如多买些,只要连在一块儿就好了,下等田也不过中两银子一亩,看能不能凑个一两百亩。”
“咱们这边亩少,更别说进水源的,买两百亩有些难度,看能不能凑个一百亩,正好,管镇边村的里正,我也是识得的,回头我去找找他。”
不知刘三贵是如何跟那边的里正谈的,反正,不过是两日的光景,刘三贵就在那边买下了七十亩,有中等的,也有下等的,而三十里村这边,他同样买下了三十亩,也没上等良田。
刘稻香依然没有打算养鸭子,实在是鸭子没有地方养,她不想村里人吃用的这条河,被鸭子弄污了。
刘三贵谈妥后,就找刘稻香要了五百两银子,然后第二日赶着驴车与两位里正一同去县城了。
县城离三十里村有点远,刘三贵没打算今日就回来。
到了第三日下午,刘三贵才赶着毛驴回了家,当他把那红艳艳的官契递到张桂花手中里。
张桂花接过契书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指着那个章印,笑道:“哟,还真是田契呢,对了,为啥咱家的是红的?”
为着买田一事,她跟黄大奶奶打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