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很简单。
或者说,对于一个成长在吃货家庭里的年轻男子来说很简单。
腊肉这种东西,不知道要追溯到什么朝代去了。
但在刘青山的记忆里,仅能追溯到爷爷那一代。
小时候,每年冬至前一天,爷爷总会买回来许多猪肉。
那时候的猪肉还不像现在这般金贵,便宜得很,只有鸡鸭鱼这样的‘上等肉’才贵。
爷爷帮人治病,虽然收入不高,但每年掏出一笔钱,买一些猪肉回来制成腊肉,却还是可以的。
把猪肉买回来之后,爷爷便带着他一起走往院子的小溪。爷孙两人一人端着一个盆子。
爷爷的盆子里是沉甸甸的猪肉,他的盆子里则是菜刀、砧板、小刀、盐巴之类的东西。
到了溪边,两人一起蹲在溪边清洗猪肉。
“青山,这个猪肉得这样洗,你看我,拿刀刃轻轻刮它的皮,刮下来的,可都是脏东西。”
爷爷拿菜刀,他就拿小刀有样学样。
洗好了猪肉,爷爷就把猪肉里的骨头小心剔除,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是在雕刻一件上等的工艺品。
去了骨头,再把猪肉切成条,然后将盐巴洒在猪肉上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