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一个大型人类数据集LFW上性能为97.35%,接近人类水准。
但对孟繁岐来说,将这个性能继续提升到99.6%往上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不过,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到,这个指标剩余的提升空间其实已经很小了,没法很显著地拉开差距。
从学术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自然是不要紧的,只要突破了世界纪录,自然就是值得发表的研究。
可在工业界,思维却不能这么简单。
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还有太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进来。
比如速度快慢,商业用途,对速度都有硬指标的要求,这一点孟繁岐非常有信心;再比如算法的算子是否比较常见?有些复杂的学术操作,在商业使用的时候并不方便,硬件设备可能不支持,这点有可能会出问题。
其他诸如价格,使用难度,用户界面的美观程度,甚至于宣发的PPT做得唬不唬人,都很有可能成为外行人做出商业判断的依据之一。
因此,孟繁岐觉得在人脸这个已经被比较成熟的问题上,单纯只是自己这2个多点的技术突破只是较大的优势,还不足以建立起绝对的优势。
既然是创业的第一枪,不仅要成功,还必须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