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百姓,直把那些女眷孩童说的都想抄起家里的菜刀棍棒去砍杀敌人。
歌谣令人痛心,唤起众人心中血性,唱的那些安于享受的人都羞于到街上走动。
“……血海尸山,山河恸哭,谁不是大燕好儿郎,谁不想保家卫国杀敌寇?
抛头颅,洒热血,为护妻儿提刀斩敌军,挣得军功锦衣还!”
茶楼的戏台上,正上演一折新编的《上将军》,戏曲说了一个平凡少年郎,因父母被敌军所害,故土被敌人所占。
眼看着有家不能归,看着山河破碎,尸骸遍野,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敌军杀害。
在心灰意冷之下,他遇到了命中贵人,得了贵人提点,他开始组织伙伴,杀敌寇,攒军功,为国家收复山河,为家人报仇雪恨,最终成为大将军的故事。
故事很俗套,但大伙就吃这套,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境下,为国征战,最终锦衣还家,不要太带感。
沈玉棠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道:“子承这戏编的还真是……漏洞百出,不过,听着挺热血的。”
江修文道:“漏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听着有代入感,我听曲多年,这点还是能把握得住的。”
流入坊间的文章歌谣也都是出自他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