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界也把飞行控制比作飞机的神经系统,试问那架飞机能缺了神经系统?
在外人看来,飞行机械研究所段位高,受尊重,待遇似乎还不错,只要弄出一套飞行控制系统,就能吃好几年老本儿。
然而别人不知道的是,外表光鲜的飞行控制研究所其实早已走上了绝路。
原因很简单,位于北方的飞行控制研究所紧跟国际潮流,从去年开始进行飞机电传操控的研究,由于是国内空白,研制难度大,资金投入多,因此飞行控制研究所的上级领导便向部委提出抽调飞行机械研究所的骨干北上,增加科研力量,以便集中力量办大事儿。
虽然飞行机械研究所手里的项目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机械操控上修修补补,再加上特殊时期的冲击,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除了给歼7改进了一套机械操控外,鲜有拿得出手的亮点。
不像北方的飞行控制研究所,不但在歼8这款被部队寄予厚望的机型上深耕多年,还参与西北轰6、运8以及新研制的歼击轰炸机的飞控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取得的成果数不胜数,堆都能堆死飞行机械研究所。
因此部位领导便觉得抽调南方的飞行机械研究所骨干北上的意见可行,正所谓集中力量办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