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正文 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涡扇发动机
妈。
    如此一来,运\\油—15在任务弹性和运行成本上不知道甩轰油6几条街。
    毕竟此时的国内空军对空中加油的需求量并不高,等三代机机队扩大,攻防兼备作战初显成效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成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专业的空中加油机显然没有一机多能的多任务机种来的划算。
    更何何况,运\\油—15的性能也不必轰油6差,最大起飞重量65.8吨,最多载油37吨,可以供22吨的燃油补给。
    轰油6最大起飞重量78吨,最多载油同样是37吨,却只能提供18.5吨的燃油补给。
    起飞重量比运\\油—15大了10吨不说,载油量相同也就算了,最大的燃油补给反倒是小于运\\油—15,其他不论,单从这个空中加油的关键指标上看,轰油6着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这并不是西北航空厂几位领导感到绝望的地方,多任务能力差,增加就是了,任务弹性不行,往这方面攻关又有何难?
    这些对西北航空厂来说都不算什么,毕竟他们可是生产运—7、运—8、轰—6、FB—7等经典飞机的大厂,不过是个理念的问题,西北航空厂缺乏转变思想的勇气?
    不缺,但他们却缺少一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