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
同样事情,也发生在了法兰西身上。
不过,法兰西比之日耳曼要强的就是,它研究高速铁路的时间很早,人才储备几乎没有断层。
即使一时间的人手不足,他们也能很快通过几个人才储备库的协调,来解决某个地区、某个技术环节上的人手问题。
现在轮到华夏来建设高速铁路项目的话,问题就比这两个资本主义强国大得多了。
华夏的工业水平,本来就远远落后于人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更是比人家发展慢了好几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一两年内凑齐某一个工业体系的人才,那绝对是天方夜谭的事儿。
这方面,即使李老亲自拉下面子来帮自己,怕是也很难解决问题。
思来想去,赵国阳依旧想不出好的办法。
到最后,他索性不去琢磨这事儿了。
理由很简单,既然国内的人才不够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技术人才的引进上了。
正好自家“汽车、机动车新技术研究所”内部,本来就有好几名国外的留学生人才在。
有伊莎贝拉他们的先例在,无论是从加拿大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还是从美利坚、西欧等国家招揽研究人员,就都会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