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程序】
舀糊状的红薯到模具上,摊成薄片后揭下到竹匾上自然晾干。
清水湾村制作红薯片的模具由一个木块和四根竹条制成,木块差不多一张八K纸大小,四边镶上四根竹条,铺上一块麻布,糊状的红薯舀到模具上用竹刀摊平,掀起麻布就是一张大的红薯片。
【第五道程序】
晾干后的大红薯片切割成两指宽一指长的几十块小红薯片,下锅翻炒。
下锅翻炒红薯片,清水湾人有讲究。不是简单地把红薯片倒进锅里翻炒就可以,而是先要用柴火将铁锅烧至微热,然后先倒入一定比例的河沙翻炒至滚热后才能倒入红薯片翻炒。
炒红薯片必须用生铁锅,还必须是大明山大柴禾,更需要加入清水河的河沙,这样才能味正。
为什么?
清水湾人的解释是,生铁锅属于本铁,也就是还处于铁制品最原始的阶段,更能和食物融和到一起。
大明山大柴禾,就是大明山上年头长的松木自然老死后劈开成段作为柴火。大明山大柴禾耐燃,正常炒一铁锅红薯片一般只需三根大柴禾。
清水河的河沙,顾名思义就是清水河里的沙子。清水河清澈,清水河里的沙子自然圆润光洁。炒红薯片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