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两三一个,也不少呢!
***************
一切都如大皇子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制作虾仁美食、给皇帝送餐、陪皇帝吃饭、在吃饭时表现体贴、孝顺和展露一下学识。
虽然有些小插曲,比如李公公差点儿把托盘接走,也被他轻易化解掉,总之,大皇子对自己计划的周详、应变的快速、把控话题的走向等等方面,都自觉完美。
做事嘛,就得三思而后行,他都想好了,等以后他有儿子,就给起个乳名,叫“九思”——三思三思再三思,而后行。
前提是以他严重的心疾,能扛得住“播种”的销魂时刻。
《论语·公冶长》中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对于这段话,资善堂的先生授课时是这么说明的: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文子,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说道“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大皇子把先生的释义奉为圭臬,并一直照做,如今效果甚佳。
可若他能知道楚清那个世界的学者有不同意见——孔子所言“再,斯可矣”,未必就是对季文子的肯定——估计做法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