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但要论铜活儿的装潢手艺,可是个真正的行家里手。
要问他们怎么认识的,那也够巧的。
原本这老爷子退休在家没事儿干,在菜市口摆了个便民修车摊儿,挣几个小钱。
有一天罗广亮他们车坏半道儿上了,纯粹在修自行车的时候,这么闲聊天,话赶话聊到一起去的。
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运道,也是宁卫民的运道。
至于说到老师傅做的三轮车有多么讲究,那还得先从洋车演变的历史开始捋。
否则就难免会有思维上的误区,就难以明白这三轮车和铜活儿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洋车之所以叫“洋车”是因为从东洋传过来而得名。
沪海叫黄包车,津门又叫胶皮,花城可就叫车仔了。
这种车最初是硬胶皮的车轮,刷黑漆,轮子高,车把短。
很可能是小日本儿个子小,又穿木沓拉板跑不快的关系。
就跟头两年在大陆播放过的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里演得差不多,反正人坐在上面不太舒服。
后来有了充气轮胎,京城人又进行了结构上的改造。
特意将车把加长,车轮放低,车厢加高,这才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