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再反复揉擦一次,保证软硬程度一致。”
感觉到手中两个面团传回的手感已经趋于一致,李逸就停了手,先将水油面团拿到了面前。
他先用手掌后半段,把水油面团四周按扁,让它变成棋子状,中间厚,四周薄的面饼。
随后,他就把干油酥放在了水油面饼的中央。
用手掌捏了下,给干油酥定了定型,李逸就拢起了水油面饼的四周,像是包包子一样,把干油酥包了起来。
一边给水油面饼收口,李逸一边解释:“这种包三两以上酥皮的手法叫大包酥,比较难。
它在包的时候,擀的时候,卷的时候,都要尽量均匀,对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你们在家自己做的时候,最好还是用小包酥的方法。
也就是像平时包饺子一样,把水油面切成面剂,擀成薄片,然后把干油酥包进去,再擀扁来用。
小包酥大家第一次做的时候会更习惯,但做熟了以后,你们就会觉得,还是大包酥更简单方便。”
说话间,李逸已经包好了水油面。
将面团按扁,他拿过擀面杖,就顺着面团的中央位置擀了起来。
“擀的目的是把油酥擀开,所以要从中间往四周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