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一士类稿 > 正文 第十一章太炎弟子论师说三
段所申之辞,而第一二两书又皆为此“全”而分解条析者也,即无一语不为此“全”辩。孙君于弟前书条辩分析之言,既已无说,而独标举此义,于弟立论之基,似尚有未晰,而引用证据,似又是先生为某一部分说法之言(辩见后),有所摇演谢短者,孙君岂仅见其分而未见其全欤?
    且即以孙君标举之义而论。(弟言“求用于救民”,孙君裁为“求用”似已非本义,今且不细论)所谓“求用”与“求真”,其实并非对立之两事。弟言求用于救民,然未尝言先生“不求真”,惟先生求真之态度,与今世学人异。今之学者为真以求真,而先生则为用以求真。苟以俗设喻,则先生有一付救民之心,而以此必笼照一切学术,世人则只有向往之学术,而不顾其他。此为推心之论。再以学设喻,举大者言,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之说为解。先生盖以求为外王之思而修内圣之道者也。更以儒言为喻,则益觉明白,即大学格致修齐之义,今人求学,为格物而格物,致知而致知,前书所谓依他起信者也。先生则意在为修齐而格致,不关修齐以上者不必格致,既格既致,即是求真,故不反对求真,亦且拥护求真,弟亦不言先生不求真。其实举中国数千年来儒者一贯之精神而言(甚至于老庄),便无不是以求用为歆向,凡稍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